1951年生於柏林,來自東德的Frank Castorf,從小在美國的反文化搖滾樂、高達與華伊達等人的電影薰陶下長大。大學時研讀文化史、哲學與戲劇,隨後投身劇場導演。但是他剛開始的幾齣戲被當局認為是「不正確的」,因此被迫中途停演。雖然在一次與領導階層的訴訟中獲勝,卻也因此被發派到東德邊境Anklam。於是開始執導布萊希特、亞陶、穆勒(Heiner Muller)等人的劇本,1985年再度因為思想檢查遭到撤職。此時他的作品已引起西德劇場界的注意,終於在東西德合併之後,掌舵舉世聞名的「柏林人民劇場」(Volksbuhne Berlin)。如同這個劇場座右銘:「三年內若不出名,不如死去」。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作風,近二十年來Frank Castorf已然成為代表德國自由思想的標的性人物,經常發表言論抨擊政治人物媚俗懦弱的立場,對於昔日同儕為了票房而採取的妥協姿態更是嗤之以鼻。他在「柏林人民劇場」的行政事務與所導的作品中,一再挑戰兩德的界線,東歐國家與資本主義的界線。對他來說,有一道無形的牆,深植在所有人的心中,那是溝通的障礙與排除異己的武器。擅長處理極度混亂、暴力與野蠻的世界末日場景。本劇《群魔》是Frank Castorf根據小說家卡繆改編自杜斯妥也夫斯基同名小說的劇本而成,只不過在著名的佈景與舞台設計師Bert Neumann的巧手下,將原本的場景從俄國往後延伸一百年,成為60年代初期的德國。從這齣戲開始,Frank Castorf 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一部部搬上舞台,把原著中俄國式的虛無主義轉化為殘暴的意像與意識型態的瓦解,大師透過今昔對照的手法,不止意圖借古諷今,其實更是穿越時空,剖析所以「革命」的本質。在一個裝有玻璃的鄉間大宅院裡,藉由旋轉裝置,我們幾乎可以看遍房子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的事件此起彼落,同時在房子裡外發生,突發、緊繃、神經質、滑稽的肢體將所有的事物變得破碎,整齣戲達到了劇場上鮮少達成的混亂與靈活。導演以顛倒世界的策略,無論是在格局與氣勢上都給人一種殘暴與噴發的視聽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