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警花路放》以已故民警孙爱民为原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展现出了淄博交警的筋骨和道德,折射出了“马路天使”的大爱与情怀。整部作品剧情曲折、人物丰满,画面唯美,虽然全片仅有短短的26分钟,但却在思想上有深度,在情感上有温度,彰显了淄博交警爱岗敬业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让观众的灵魂经受了一次艺术的润泽和洗礼。 《警花路放》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影片众多“真实”元素的使用。从故事层面看,影片的艺术的素材全部来自于张店交警工作中的真实人物和真实案例。与此同时,影片大胆采用了“非职业演员”的创作方式,真实的交警在银幕上呈现了职业演员无法达到的自然、朴素和真实,向观众原汁原味地还原了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实工作状态和生活境况。更有甚者,为了体现出这种真实,影片还大胆使用了办案过程中拍摄的一些真实的视频资料,既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又以其无可辩驳的真实性让人对交通事故的灾难性后果和交警危险艰苦的工作环境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在故事之外给人以强烈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影片最大的社会价值。 影片不仅呈现了“真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真实”的呈现方式,并未流于枯燥,而是处理的妙趣横生。作者巧妙地将扑朔迷离的逃逸案件的侦破过程贯穿其中,让故事充满了悬念,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观影兴趣。不仅如此,导演将大场面的“视觉奇观”合理植入微电影。而工作线和生活线的交织中,处于两难境地的老孙的每一次的抉择更是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光彩照人。 《警花路放》的第二个制胜法宝是对情感的准确掌控。生活中,交警这个职业,常常被我们与罚单和敬礼相连,被岗哨和灾难定格。《警花路放》另辟蹊径,在常规的工作内容之外,大打感情牌,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影片虽然对淄博交警的工作有所展示,但却没有生硬的说教和刻意的拔高。影片在潜移默化之间,弘扬了交警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其次,更为高明的是,作者在表现工作之余,用更大的篇幅聚焦交警的情感生活,以一个女交警对女儿、对丈夫的愧疚为切入点,通过现实时空和回忆时空的平行剪辑,利用对女儿和妈妈丰富而又细腻情感的刻画,体现了一个交警母亲生活中最真实的动人时刻。